独特的搪瓷工艺色彩表现让我们的创意无限的发挥

现存最早的珐琅制品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依然历久弥新,这就是珐琅工艺的魅力所在!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霖。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霖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称为拂霖。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在 1918-1956 年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

现存最古老的珐琅制品是保存在埃及国家博物馆的始于公元前 1300 多年的图坦卡蒙(前 1341-前 1323 年)珐琅黄金面具。就是通过在黄金上烧覆一层琉璃,使其灿烂夺目永葆弥新的一种装饰,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搪瓷。这种经过三千多年岁月而不朽的美丽,至今还在向我们传达着当时古埃及王族的富贵荣华。

珐琅的工艺在汉代时由波斯传入中国,国人习惯将附着在瓷器表面的玻璃称为釉,而用于建筑装饰瓦片上的涂层称为琉璃,而涂饰在金属材料外表的则称为珐琅。玻璃,瓷釉,琉璃和珐琅四者原料大同小异,唯后三者需与不同材质的基体结合而形成新的搪瓷制品。

1956 年中国制订了搪瓷制品的标准,琺瑯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中国的工匠们吸收了这种珐琅器的制造技术。并几经改良.发扬光大,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技术,在明朝的景泰年间将珐琅的制造发挥到鼎盛状态,当时的珐琅器以金属铜为基材,成品常以一种蓝色图案为基调,“景泰蓝”因此而得名天下。珐琅工艺品在中国历史上是大都是专供皇宫御用,直到清朝后期才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至今经历了 500-600 年的历史,大量的珐琅工艺品还完好的现存在故宫博物院中依然绚丽如初,光彩照人,这些都源于珐琅工艺的耐久特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工业革命的改良,从最初使用金、银、铜作为基体材料的装饰型珐琅,变化延伸成了使用钢质、铁质 作为基体材料的实用型珐琅装饰产品。

珐琅板产品带来的建筑色彩视觉理念

珐琅新材料装饰产品通过开尔新材高效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的推广应用,让以往高不可攀的兼具艺术表现力和超强理化性能的新材料在工程和建筑领域得以应用和普及,充分展示了珐琅装饰板新材料巨大的市场应用潜能。完美应用创新工艺的珐琅装饰板新材料可以让国内设计师和全球建筑设计界的潮流得以同步。可“个性化定制”的新材料产品在色彩图案和耐久性上的卓越表现,为设计师充分表达从建筑造型到建筑色彩的视觉表达等一系列设计创意和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设计的多元化构想具备了可行性,色彩的局限性将不再是建筑色彩表达的障碍……


搪瓷的主要特性

瓷玉质感的视觉外表舒适美观满足装饰效果质感需求

超强的耐久性与建筑等同寿命瓷层长久不变色、不褪色

具有超过 70% 的漫反射性,不会产生炫光,增强环境辅助光线

钢板钢性强,复合板具有耐冲击性能,保护面板背后管线设备

瓷层细腻光滑,致密度极高,平整不易沾污,保持长久洁净美观

瓷层坚硬耐磨,平整不易沾污,可以保持较长时间洁净美观

搪瓷材料具有不燃性 A1 级最高等级,遇火燃烧不会有毒烟气

搪瓷色彩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复杂色彩图案可以完美表现

超强耐腐蚀性能,30 年的户外试样污迹不堪,清洗后洁净如新

瓷面遇有广告黏胶可以使用非中性洗剂擦拭清楚,瓷层无影响

安装系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三维可调系统,便于安装和拆卸

极易维护和保养,几乎是零维护,间隔较长时间普通清洁即可

独特的工艺色彩表现让我们的创意无限的发挥

珐琅工艺的色彩千变万化,独特的工艺色彩表现让我们的创意无限的发挥,从单色到多色,从色彩彩度的渐变到色彩明度的变化,从简单图案到复杂图案到高清材质的仿真,从特殊印刷到手工绘画,珐琅的工艺都可以表现的唯美唯俏,栩栩如生。至真至纯的高贵与典雅,长久不变色的高贵、不剥落的华丽和不褪色的承诺是对珐琅产品无与伦比的色彩表现最为恰当的完美诠释。



搪瓷钢板适用的装饰形式和应用场所


钣金加工造型的多样性


主要理化性能技术指标